上周带娃去公园,刚坐下喝口水,回头就看见孩子头上鼓起个大包!吓得我心跳都停了……夏天带娃,稍不留神就可能遇到磕碰、烫伤、中暑这些意外。别慌!今天分享一套医生妈妈的“急救锦囊”,从磕包到被蜂蜇,关键时刻能救命!
头上磕包:冷敷
我女儿刚满 1 岁就会走了,而且走得很快,她很有自信,胆子也大了。一天在公园里,她脚下被绊了一下,重重地摔到了地上,头上马上起了个大包。回到家后,我用包着冰块的毛巾给她敷在肿包的地方,以减轻她的疼痛。
孩子头上磕包后,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冷敷,减轻水肿,缓解疼痛。最好是用软布包上冰块轻轻敷在包上,这样能防止皮下出血扩大,避免肿包进一步加大。如果要给孩子使用消肿止痛的药膏,要先看清楚药物说明书,因为有的药膏对于 1 岁以下的孩子是禁用的。在孩子磕包后的 24 小时内,要细心观察孩子,如果孩子有呕吐现象,要带他到医院看急诊。
展开剩余83%扎刺:先把刺取出来
我给女儿买了双漂亮的小拖鞋,她可喜欢了,穿上就不肯脱下来。傍晚,我们带着她在小松树林里散步,没走几分钟,她就停下来了:松针扎进了她的脚趾里!我一边安慰她,一边用钳子帮她把刺拔出来。
如果扎进皮肤的刺能看得到,可以用小镊子或小钳子把刺拔出来。如果刺断在皮肤里面,可以先清洗伤口,多清洗几次,以防止伤口感染。如果发现孩子被扎的部位变红、疼痛,那可能是伤口感染了,要带他去看医生。
割伤:好好清洗
退潮的时候,我带着女儿到海滩上捡贝壳。突然,我女儿没站稳,摔倒了,脚被小贝壳划破了。幸好我当时带了一瓶矿泉水,我马上用矿泉水给她冲洗伤口,然后贴上消毒药膏。
伤口得到正确的清洗,并且完全取出异物(贝壳、玻璃),割伤的伤口才能愈合。如果你怀疑孩子的伤口里有异物,要带孩子去看医生,否则伤口可能会感染。伤口处理干净之后,可以给他打上干净的绷带,每天换一次,同时观察伤口的结痂程度。要注意的是,一定不能让沙子和水进入伤口。
烧烫伤:在 15℃的水里浸泡15 分钟
去年夏天,我们几个有孩子的家庭一起组织了一次烧烤活动,我女儿是第一次看到烧烤,特别兴奋。
可这个小馋猫在大人不注意的时候,自己伸手去拿烤炉架上的肉串,结果被烤炉烫伤了。我赶紧把她的手放在冷水里,我丈夫叫了急救车。
孩子的手被烧伤或烫伤,要记住两个 15 原则:
将烧伤部位泡在 15℃的水里(比放在水龙头下用
水冲疼痛小)浸泡 15 分钟,同时打电话叫急救车!不要随便采用偏方处理伤口,比如在烧伤处涂抹香油、牛奶等,这样做既无效又危险。如果烧伤的地方是在手心,在带孩子看医生之前,要用绷带包好,避免皮肤粘连。不要刺破烧伤后形成的痂,痂有利于伤口愈合。
中暑:补水
去年夏天,我们和几个朋友一起去郊区玩。我当时没有给儿子戴遮阳帽,也没抹防晒霜,儿子在户外活动的时间很长。当时只是出汗,脸很红。到了晚上,他开始发烧了。我们赶紧带他去看急诊,医生说是中暑了。
孩子中暑发烧,是因为所处的环境太热。要帮助孩子恢复正常体温,应该脱掉孩子的衣服,让他待在阴凉、通风的房间里。中暑真正的危险是脱水,所以一定要让孩子多喝水。
孩子中暑发烧时,不能给他洗凉水浴,因为身体突然遇冷是很危险的。如果孩子出现呕吐和高烧不退,要马上带他去看急诊。
太阳灼伤:到阴凉处
夏天休假时,我们带着儿子到海边度假。刚去的那几天,担心儿子中暑,我都让他穿着T恤、短裤在沙滩上玩沙子。可是,后来他觉得麻烦,就穿条小裤衩在沙滩上玩。晚上我才发现,他的后背和肩膀上都是红红的,而且一碰他就叫疼!
要想避免孩子被太阳灼伤,首要的事情就是避免在太阳下直晒,尤其是在海滩上!如果已经被太阳灼伤,可在灼伤的部位涂抹上治疗阳光灼伤的药膏,2 个小时内涂抹 4 次,这样会很快消除疼痛。以后再到沙滩上玩,要给孩子穿长袖衣服,戴宽檐帽子和太阳镜(因为阳光也会刺伤眼睛),而且每两个小时涂抹一次防晒霜。
马蜂、蜜蜂蜇伤:吸出毒液
上个周末,我们带着孩子去果园采摘,结果我儿子被马蜂蜇了。我们马上带着他去医院,请医生帮助处理伤口。
如果孩子只是被蜇了一两处,那么不用太紧张:
试着拔出蜇入皮肤的刺,不要在上面按压,因为这样会挤破毒囊。用随身携带的信用卡或公交卡轻轻刮被蜇处的皮肤,把刺刮出来。通常毒汁不耐受温度,但在蜇伤处不能加温,因为这样做并不能有效地吸出毒汁,反而更为危险。处理完后,用消毒水消毒伤口,之后的几天都要涂抹镇痛药膏。
如果孩子被蜇的部位超过 5 处,必须马上看急诊,因为有可能出现严重过敏,危及生命。
被水母蜇伤:冲洗!
我儿子 3 岁的时候,我们带他去海边度假。有一次我们刚下水,他就大叫起来。我马上把他从水中抱出来,这下子,我的喊声比他还大:“天哪,他被水母蜇了!”我抱着他,边哭边往海滨浴场的急救中心跑。
水母蜇人会引起荨麻疹。 孩子被水母蜇了之后,一个错误的做法就是用手去擦被蜇的地方!
因为水母的毒汁藏在小囊里,摩擦会弄破小囊,使毒汁渗出,加重疼痛。正确的方法是冲洗皮肤,最好是把被水母蜇的地方泡在含盐的温水里,因为热度可以摧毁毒素。再抹上两三天的镇痛药膏,就差不多好了。
夏天带娃,安全永远是第一位!记住这些急救方法,关键时刻能帮大忙。
当然,最好的“急救”还是提前预防——遮阳帽、防晒霜、远离危险区域,让孩子安全玩得开心!
这些急救方法你学会了吗?转发给其他家长,关键时刻一起“救娃”!
来源 |《父母必读》杂志
编辑| 覃静
排版 | 小喇叭
发布于:北京市佳成网-佳成网官网-最大的合法配资平台-微信股票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