封面新闻记者 戴云
7月23日,国家卫健委举行“时令节气与健康”专题新闻发布会。关于“护肝”类药物是否有用,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主任医师王琦表示,这类药物包括两大类,一类是医生处方的具有明确药理学作用的药品,还有一类是市场上可以购买到的非处方类的护肝类药物。“想强调的是,无论哪一类护肝药物,都不能完全抵消致病因素所造成的肝脏损伤。”
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主任医师王琦。封面新闻记者戴云 摄
王琦提示,要从改善熬夜等生活方式、尽可能避免饮酒等致病因素等角度入手,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保护肝脏。所以,健康人群没有必要为了护肝而使用护肝类药物。
具体而言,长期熬夜可能影响包括肝脏以内的多脏器功能,还会加重已经存在的肝脏疾病进程。但是,千万不能把肝癌的发生简单归于熬夜,因为肝癌发生有明确的致病因素,比如慢性乙型肝炎、慢性丙型肝炎、长期大量饮酒、脂肪性肝炎、遗传代谢性肝病,及自身免疫性肝病、黄曲霉毒素的暴露,这些才是肝癌发生的直接致病因素。
关于减肥过程中新发脂肪肝,王琦表示往往是和减肥方式不科学密切相关。比如,使用了极低热量的饮食,可能会促使机体短期内大量分解脂肪,脂肪分解产物会涌入肝脏,造成肝脏的代谢能力不足。
其次,高强度运动配合低碳水饮食,会使脂肪分解加速,碳水化合物不足可能会加重肝脏的能量代谢失衡。
此外,过度依赖代餐会导致蛋白质摄入不足,滥用减肥药品可能导致脂肪的异常分解。这样都可能在减肥过程当中引发脂肪肝。
“所以我们特别强调,减肥不要过于着急,一定要循序渐进,要有科学的方式和方法。”王琦说。
佳成网-佳成网官网-最大的合法配资平台-微信股票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